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

日記揭露赤裸情慾 桑塔格重生

中時
更新日期:2010/04/05 02:35
林欣誼/台北報導



中國時報【林欣誼/台北報導】

被譽為「美國最聰明的女人」的作家與思想家蘇珊.桑塔格(Susan Sontag),與癌症奮戰多年後,二○○四年因血癌病逝於紐約。在她七十一年的生涯中,除了出版《反詮釋》、《論攝影》、《疾病的隱喻》等學術經典及小說、劇本,她的臥房衣櫥裡,還留下了多達上百本的札記與日記。

桑塔格從少女至臨終前幾年,一直維持寫日記的習慣,並把這些日記與她的私人紀念物一起珍藏在大衣櫥中。直到二○○八年,她的兒子大衛.瑞夫(David Rieff)將她第一批、從十四歲至卅一歲(一九四七至六四年)的日記編輯出版,才讓外界首度窺見這位重量級學者私密的一面。這部長達十三萬餘字的日記《重生:桑塔格日記第一冊》五月將在台出版。

重量級學者 十六歲初嚐同性戀

長年來,桑塔格樹立了尖銳批判、冷靜獨立的強悍形象,在日記中可以見到,她心中除了對知識有著強烈渴望,更有著愛情的跌跌撞撞、對身體的不安,以及情慾的熾烈難擋。瑞夫說,「字字句句都是她為自己而寫。」

她十六歲時日記中寫著:「一想到和男人有肉體關係,我只有羞辱墮落的感覺。」同年,她便展開了她與女孩茲沃鈴(Harriet Sohmers Zwerling)的同性初戀。她描述「她一和我做愛,我就銷魂蝕骨…緊繃的每個地方,包括抽痛的胃部深處,在與她身軀的拉扯間,在她壓著我的重量下,全都釋放了。」

肯定雙性戀 離婚與茲沃鈴同居

她發現自己不再因情慾而否定自己:「感謝上帝!雙性戀是人類最圓滿的表現。」也曾寫下:「有些男人從未有高潮,他們只是麻木地射精。」或「性高潮讓我整個心思聚焦,我開始渴望寫作。」

桑塔十七歲時便與大學校內老師菲利普.瑞夫(Philip Rieff)閃電結婚,育有一子大衛.瑞夫。但她自覺在婚姻中「承受了個性喪失的痛苦」,認為丈夫「膽怯、善感、沒精打采」,八年後離婚。此時她從英國牛津大學轉往巴黎大學深造。

稱讚《魔山》 是每人必讀的好書

巴黎歲月是她生命最重要的一段時光。她在巴黎與茲沃鈴重遇、同居,分手後則和茲沃鈴的前情人、劇作家佛妮絲(Maria Irene Fornes)相戀,但不安全感時常來襲。心慌意亂的她寫下了「她不再愛我,不再迎向我。她眼神空洞,她放手了」。

除了赤裸的情慾,桑塔格也常紀錄讀書心得,例如她稱讚托馬斯.曼的《魔山》是每人一生必讀的書。大學時,她曾質疑為何要埋首學術生涯,「找些冷僻主題寫幾篇論文,熬到六十歲,然後成為又老又醜,但受人敬重的專任教授。為何我的人生要這麼過?」


已用關鍵字:同居,離婚,婚姻,愛情,
共出現:6次
......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