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

童年受創的成人也需要關懷

中廣
更新日期:2009/09/16 09:08




「童年受創的成人也需要關懷」(劉映蘭報導)

「莎曼珊」這個英文名字在國外是年幼曾受創婦女的代名詞,起源於在家暴中長大的莎曼珊‧薇佛。從小莎曼珊就在父親的施暴下過著痛苦的生活,在她14歲的時候 就罹患了焦慮症、重度憂鬱症等,莎曼珊曾多次企圖自殺,索性在英國政府的協助下,逐漸幫莎曼珊走出童年的陰霾。而莎曼珊真實人生的故事 也讓人們開始重視童年創傷的問題;莎曼珊後來將走向復原之路寫成一本書,幫助許多人。

勵馨基金會指出,在台灣也有廣大的莎曼珊族群,勵馨以去年國內家暴性侵通報案件8500多件,每個家庭平均1.2名子女計算,全台暴力目睹兒至少1萬多人,這些童年受創的莎曼珊一族每年累計起來,勵馨推估,目前台灣社會有超過100萬的童年時期創傷倖存者,勵馨執行長紀惠容說,推估大概有160萬人,這些成人可能有憂鬱症、會自殘等等,會自殘等等,這也嚴重傷害台灣社會的經濟力,所以覺得這一塊應該被重視。

而令社福團體憂心的是,台灣社會目前幾乎沒有提供童年受創成人的服務,也就是社會的資源都集中在正在受創的孩子,或是被家暴的婦女...。但只要是「不當的對待」就會在人的身上留下難以抹滅的記憶,而這些記憶會伴隨著這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,當遇到某些情緒低潮的時候,過去受創的經驗,加上現在的困擾,即使成人也可能面臨精神崩潰,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、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,「創傷」比一般人想像中廣泛,很多時候以為創傷過去了,但在某些時候又會出來。

在精神醫學上並整理出三個面向,這是在童年時期受創後會顯現出來的症狀:包含經常容易處於恐懼、無助、做惡夢、分離焦慮、愧疚和易怒的心理影響;在生理影響方面,受創者可能會容易有身體傷害、語言認知及情緒發展遲緩、容易疲倦等症狀;而在外在行為影響,則有行為退縮、偏差習慣、攻擊或欺侮別人等帶來的人際關係不佳的問題。

勵馨和基督教等宗教團體投入童年受創成人的諮商輔導,有時透過團體治療、有時提供戲劇治療,也有的時候鼓勵創傷者創作邁向復原旅程,勵馨發展部部長王玥好說,因為很多受創者認為創傷是很丟臉的事情,所以不敢跟別人說,這會讓他(受創者)跟人有隔閡,但在治療團體中受創者可以找到歸屬感。

成年人經常被認為可以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、所遇到的問題等,但這些童年受到心靈創傷的成人,表面上不若身體受暴者容易分辨,反而一般看起來都很「正常」,但醫師指出,童年受創的目睹兒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關愛治療,童年的陰影會一輩子跟隨,容易在遇到感情問題、家族中有人生育或死亡等事件時爆發精神疾病。


已用關鍵字:家暴,
共出現:3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